查看原文
其他

《论语》练习22

张继彦 彦师语文课堂 2022-05-09

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(持续更新)

古文拾遗、文言文古诗常识、常识汇编(持续更新)


《论语》练习题1

《论语》练习题2

《论语》练习3

《论语》练习题4

《论语》练习题5

《论语》练习题6

《论语》练习题7

《论语》练习题8

《论语》练习题9

《论语》练习题10

《论语》练习题11

《论语》练习题12

《论语》练习题13

《论语》练习题14

《论语》练习15

《论语》练习16

《论语》练习题17

《论语》练习18

《论语》练习19

《论语》练习20

《论语》练习21

1.(6分)阅读下面的材料,完成各题。

子夏问孝。子曰:“难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,有酒食,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?”

(《论语•宪问》)

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,不敬,何以别乎?

(《论语•为政》)

(1)请解释第一则材料中加点的“色”字的意思。

(2)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,解释子女对父母行“孝”的具体做法。

 

2.(6分)阅读下面的材料,完成下列各题。

       子曰:“觚不觚,觚哉!觚哉!”(《论语•雍也》)

       子曰:“人而不仁,如礼何?人而不仁,如乐何?”(《论语•八佾》)

       夫礼者,自卑而尊人。虽负贩者必有尊也,而况富贵乎?富贵而知好礼,则不骄不淫;贫贱而知好礼,则志不慑.(《礼记•曲礼上》)

【注】慑:胆怯,困惑。

(1)第一则材料是孔子对当时社会      的现象发出的感叹。

(2)结合上述材料,谈谈你对“礼”的认识及从中得到的启发。

 

3.(6分)阅读下面的材料,完成下列各题。

       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。夫子莞尔而笑,曰:“割鸡焉用牛刀?”子游对曰:“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:‘君子学道则爱人,小人学道则易使也。’”

       子曰:“二三子!偃之言是也。前言戏之耳!”

(《论语•阳货》

(1)“割鸡焉用牛刀”,课本解读为“喻子游治理武城这样的小地方用不着礼乐大道”,你认为这句话还可以怎样理解?

(2)“君子学道则爱人,小人学道则易使也”中的“道”、“君子”与“小人”,分别指“礼乐之道”、“有地位的人”与“卑贱的人”,请从现代公民社会建设的角度来评价孔儒的这种“教化观”。

1.

(1)在父母面前,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态度。

(2)有事情,子女效劳;奉养父母;对父母持敬爱之心,并在父母面前持和悦的容色。

 

参考译文:

      子夏问什么是孝,孔子说:“(当子女的要尽到孝),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,仅仅是有了事情,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,有了酒饭,让父母吃,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?”

      现在所谓的孝,是指能够奉养父母,就连狗与马,也都要饲养。父母和狗马都能养活,如果不能尊敬父母的话,那么奉养父母和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?

2

(1)礼崩乐坏、名实不符

(2)“礼”是外在形式,“仁”是它的内核。礼的特点是约束自己,尊重他人。无论是富贵之人,还是贫贱之人,都应“知好礼”,做到不骄不淫,志向不会因环境而改变。启发:践行礼,并不只专注于外在的物品和礼节,而需要内在的诚意和情义。

 

参考译文:

    孔子说:“觚不像个觚的样子,这还叫觚吗!这叫觚吗!”

    孔子说:“一个人没有仁德,他怎么能实行礼呢?一个人没有仁德,他怎么能运用乐呢?”

    具备了礼仪的人,自我谦卑而尊重他人,即使是一个背负担子的商贩,也一定有值得尊敬的地方,而何况一个富贵的人呢?富贵而知道喜好礼,就会不骄纵不过分;贫贱而知道喜好礼,志向就不会怯懦。

 

3

(1)这句话包含孔子对子游极欣赏、极惋惜的情感,﹣﹣子游是我的得意门生,(长于文学),有如此大才却无大用武之地,只任职武城这样的小邑。

(2)孔儒认为无论君子与小人均应接受礼乐教化,这种“教化观”有可取之处,也有需批判的地方。

可取之处:统治者学道不仅可以修身还能施行德政、惠及百姓,这点无疑有可取之处。

不可取之处:被统治的人学道则可以被驯服并且自愿成为臣民、顺民,这种“教化观”,其终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君王与贵族统治的社会秩序,其教化的产物只能使“君子”(统治者)永远为“君子”,“小人”(臣民)永远为“顺民”,这不是提倡建设“自由平等和谐”的现代公民社会所应该有的图景。

 

参考译文:

      孔子到武城,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。孔子微笑着说:“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?”子游回答说:“以前我听先生说过,‘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,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。'”

     孔子说:“学生们,言偃的话是对的。我刚才说的话,只是开个玩笑而已。”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